企业名:深圳市博力美电池有限公司
联系人:曹生
电话: +86-755-36631197
传真: +86-755-61658083
手机: 18681564491
邮箱:janson@polymer-batterys.com
网站: www.shop468.com
地址: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牛湖社区 裕石路8号东方红工业园6栋
主要原材料价格飙涨
今年以来,动力电池原材料经历了一波明显的价格暴涨。市场交易数据显示,碳酸锂是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不可或缺的原材料,去年5~11月是价格低谷期,此后一路攀升,今年3月初,已经飙涨到8.7万元/吨,相比去年底4.8万元/吨的价格,上涨了80%。另一种电解液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,价格从2020年最低6.4万元/吨涨至2021年1月的11.5万元/吨,今年3月的报价更是达到20万元/吨左右。
三元前驱体是三元正极材料的半成品,价格由2020年7月的7.2万元/吨,上涨到今年3月的12万元/吨左右,增长67%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从今年1月进入上行通道,尤其在2月大幅走高,最新数据显示,3月初报价在4.3万~4.8万元/吨,且价格仍有上涨趋势。1月以来,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涨幅在24%以上。
3月初,锂电池重要原材料6μm铜箔和8μm铜箔均价分别涨至11.7万元/吨、10.3万元/吨,相较于1月初的9.9万元/吨和8.3万元/吨,分别上涨18%和24%。三元电池重要原材料钴较年前也有大幅上涨,从去年12月底的26万元/吨上涨至今年3月的40万元/吨,但目前有小幅下滑趋势。此外,锂电池正极原材料正丁醇上涨180%、硫磺上涨153%。
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,1月以来,远东电池、卓能、亿纬锂能、鹏辉、横店东磁、德朗能等电池供应商纷纷发出了调价函,希望调高电池价格。但动力电池装车价格并未出现上涨的趋势。尽管行业普遍都感受到了较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,但主流动力电池供应商都未提出提高动力电池装车价格。
美元超发是涨价主因
“这轮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,根源不是供需问题,更多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。”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接受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采访时强调,表面上看,有些原材料供应紧张,但实质上并非供应不足,而是有些原材料供应商持货待售,故意为之。去年以来,欧洲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上升,因此带动了动力电池装机量的持续上涨,进入2021年,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态势。尽管动力电池装车量处于总体上升的区间,但并未出现产能不足的问题,因此,原材料环节也不存在供应不足。
真锂研究首席研究员墨柯表示:“市场交易价格处于上升期,本来应该今天供的货,供应商就会想着明天再出货,认为明天可能价格会再涨一点,这样人为造成了某些原材料的供应紧张。但实际上,市场总体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,长期看,不会出现价格暴涨的问题。”不过,墨柯也表示,原材料价格上扬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,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回落。“今年内可能都会处于上涨区间,但不会出现持续上扬的发展曲线,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波动。”
“我和很多业内人士的观点一致,普遍认为,美国货币超发是引起此轮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。”墨柯如是说,“大通胀来了,大宗货物价格必然上涨。”刘彦龙也持同样的判断。
据了解,3月6日,为了应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,美国决定再次向所有美国人每人发放1400美元救济金,以及延长美国人领取失业补助金的时间等,总计发放约1.9万亿美元。这已经是2020年以来,美国第三次实行经济刺激法案。去年3月,美国第一次发放2万亿美元,随后第二次又发放9000亿美元,在加上这次的1.9万亿美元,美国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总共发放了近5万亿美元货币。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如此大规模超发,传导到资本市场,引发原材料价格上涨不可避免。
未来装车价仍将持续下降
“虽然原材料价格有一定的上涨趋势,但动力电池的装车价格不太可能会上涨,反而会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。”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,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,随着规模的提升,成本下降是必然。墨柯介绍:“总体而言,今年原材料上涨大约20%左右。目前,圆柱型电池价格有小幅上涨,但多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、电动工具、电动自行车等,而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。据我了解,方型、软包(动力)电池都没有涨价,也确实涨不动了”。
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,新能源汽车价格未来一段时间还将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,这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。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零部件,其价格也必将被不断压低。瑞银证券分析认为,到2024年,电动车的整车价格将和燃油车趋于一致。德勤发布的研究报告则认为,2024年电动车制造成本将与燃油车持平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日前同样表示,预计到2025年,电动车的初购成本将与传统燃油车持平。
数据显示,2020年动力电池均价约为137美元/kWh,而10年前,这一数字为1100美元/kWh。过去10年间,动力电池价格降幅明显,这一方面得益于技术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,另一方面也受规模效益影响。未来,这种趋势仍将持续。
车企有绝对话语权
最为关键的是,在新能源汽车的采购体系中,整车企业有绝对的话语权,动力电池的装车价格不太可能实现上涨。“整车企业在动力电池的供求关系中,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,一旦电池供应商无法满足其需求,很容易被替代。特斯拉就放弃松下改用LG。所以动力电池供应商不敢轻易涨价。”崔东树如是说从目前市场的反馈看,尚没有动力电池供应商提出涨价,多用内部调节等手段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。需要注意的是,过去一段时间,动力电池供应商虽然也有来自整车企业的压价压力,但大部分企业都有一定的盈利空间。“动力电池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可观的,这让他们有一定的底气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。”崔东树告诉记者墨柯也表示,一般动力电池企业的毛利率在20%左右,虽然净利润高,但在车企不接受涨价的现实情况下,大多数企业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,不敢轻易提价。
有消费者担心,如果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,传导到新能源汽车领域,会出现涨价和减配两种结果。但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,短期内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可能性均不大。除前述的新能源汽车涨价可能性较低之外,减配的说法也并不成立。“有些车型的续驶里程有所降低,但我判断这并不是动力电池成本上涨造成的,更多是补贴退出后,车企根据市场需求,综合自身产品定位制定的策略。”刘彦龙告诉记者。